为啥现在连PLC都要整得这么复杂?
想当年,老电工拿着电路图,一把螺丝刀就能搞定整个车间。
现在倒好,又是梯形图,又是功能块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说是为了提高效率,可学起来真让人头大,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。
PLC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个可编程的控制器。
以前的自动化靠继电器,现在用PLC代替,省地方,也好修改。
但问题也来了,以前电工师傅凭经验,现在得懂编程。
这门槛一下子就上去了。
有人说,PLC编程语言那么多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这话听着挺好,可实际上呢?
企业里用的最多的还是梯形图。
为啥?
简单呗!
毕竟大多数电工师傅都是从电路图过来的,上手快。
但梯形图也有局限性,复杂逻辑就搞不定了。
这时候,语句表、功能块图就派上用场了。
可问题是,你让一个只会梯形图的师傅去写语句表,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?
所以,很多时候,只能依赖专业的PLC工程师。
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:一方面,企业需要自动化,另一方面,会编程的电工却不多。
当然,也有人觉得,这是好事啊!
说明技术在进步,电工也要与时俱进。
这话没错,但也要考虑现实情况。
不是每个人都愿意,或者有能力去学习编程的。
而且,就算学会了,又能怎样?
工资就能翻倍吗?
我见过不少电工师傅,年纪大了,学习能力下降,让他们去学编程,简直就是折磨。
他们更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维护设备、排除故障。
毕竟,经验也是一种财富。
所以,PLC编程语言的复杂化,看似是技术进步的体现,实则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。
它提高了行业门槛,但也让一些老电工感到无所适从。
有人说,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,你不学就得被淘汰。
这话听起来很残酷,但也很现实。
只是,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,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那些被时代抛下的人呢?
其实,PLC厂商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。
能不能开发出更简单易用的编程语言?
或者提供更完善的培训体系?
让更多的电工师傅能够轻松上手,而不是被复杂的编程语言吓退。
毕竟,技术是为人服务的,而不是反过来让人去适应技术。
与普遍认知不同,PLC并非只有程序员才能玩转。
优秀的电工师傅,凭借着对电路的深刻理解,也能在PLC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他们可能不会写复杂的程序,但他们知道如何将PLC与实际设备连接起来,如何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。
当我们习惯性地将自动化归结为“编程”时,是否忽略了“实践”的重要性?
自动化不仅仅是代码的堆砌,更是经验的积累和问题的解决。
仅这一个数字,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:目前国内既懂电气又懂PLC编程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。
所以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PLC编程的价值。
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,更是一种工具。
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,但也要避免过度依赖。
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,让他们既懂编程,又懂实践。
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自动化的价值,而不是让PLC编程变成一种负担。
想起了小时候玩的积木,一开始觉得很难,不知道怎么搭。
但慢慢地,摸索出了一些规律,就能搭出各种各样的东西。
PLC编程也是一样,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复杂,但只要用心去学,就能掌握其中的奥秘。
希望有一天,PLC编程能够像搭积木一样简单,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玩转自动化。
这或许才是技术进步的真正意义。